概况
中国科学院理化技术研究所组建于1999年6月,是以原中国科学院感光化学研究所、低温技术实验中心为主体,联合北京人工晶体研究发展中心和化学研究所的相关部分整合而成。全所现有职工838人,其中中国科学院院士4人、中国工程院院士1人、发展中国家科学院院士2人、研究员及正高级工程技术人员116人、副研究员及高级工程技术人员181人。设有物理学、化学、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3个一级学科博士、硕士研究生培养点,化学工程与技术一级学科硕士研究生培养点,材料学二级学科博士、硕士...
世纪更迭,创新潮起,中国科学院理化技术研究所应运而生。建所以来,理化所始终秉持中国科学院党组赋予的以高技术创新与成果转移转化研究为主的职责使命,深入推进物理、化学、材料、工程等学科间的交叉融合和高水平人才队伍培养和引进,形成了光化学转换与功能材料、低温科学与工程、功能晶体与激光技术、仿生超浸润界面科学与技术、特种功能材料与生物医用技术五大优势方向,为国家材料、能源、先进制造、生物医药等领域的战略需求提供了重要科技支撑,在光化学、仿生界面、低温科学基础及应用基础研究方面保持世界领先水平。
所长:王雪松 党委书记、副所长:王树涛 副所长:罗二仓 副所长:郭晓勇 纪委书记:袁庆智
机构设置
科研成果
科研装备
人才队伍
院地合作
国际合作
研究生教育
党群文化
科学传播
信息公开
于天君,副研究员,2007年7月毕业于北京师范大学化学学院,获理学学士学位;2012年7月毕业于中国科学院理化技术研究所,获理学博士学位。2012年7月?2015年7月在中科院理化技术研究所任助理研究员,2015年7月至今任副研究员。长期从事太阳能光化学转换、光催化分解水制氢、氢能存储等方面的研究工作,部分工作发表在Angew. Chem. Int. Ed., J. Mater. Chem. A, J. Phys. Chem. C等国际学术刊物上,受到国内外同行关注。
1. 功能化树枝形聚合物合成及催化应用研究;
2.新型光催化产氢体系构建及性质研究;
3.可逆氢能存储。
1.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基于树枝形聚合物的有机液体光催化脱氢体系构建及光物理过程研究”(项目负责人),在研。
2.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基金项目“固载模拟[Fe-Fe]氢化酶在纯水体系中的产氢及电子转移过程研究”(项目负责人),已结题。
3. 中国科学院理化技术研究所青年人才培育基金(项目负责人),已结题。
1. T. J. Yu, Y. Zeng*, J. P. Chen, Y.-Y. Li, G. Q. Yang* and Y. Li*, Angew. Chem. Int. Ed., 2013, 52, 5631-5635.
2. T. J. Yu, Y. Zeng, J. P. Chen, X. H. Zhang, G. Q. Yang* and Y. Li*, J Mater Chem A, 2014, 2, 20500-20505.
3. T. J. Yu, W. Wang, J. P. Chen*, Y. Zeng*, Y. Y. Li, G. Q. Yang* and Y. Li*, J Phys Chem C, 2012, 116, 10516-10521.
4. W. Wang, T. J. Yu*, Y. Zeng, J. P. Chen, G. Q. Yang* and Y. Li*, Photoch Photobio Sci, 2014, 13, 1590-1597.
5. Wang, T. J. Yu*, Y. Zeng, J. P. Chen and Y. Li*, Chin. J. Chem . 2014, 32, 479-484.
6. Q. S. Hao, Y. Zeng, T. J. Yu, J. P. Chen*, G. Q. Yang* and Y. Li*, Chem-Asian J, 2013, 8, 1015-1022.
7. J. M. Dong, Z. Q. Xun, Y. Zeng*, T. J. Yu, Y. B. Han, J. P. Chen, Y. Y. Li, G. Q. Yang* and Y. Li*, Chem-Eur J, 2013, 19, 7931-7936.
人才队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