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特影中心党支部组织支部党员和科研骨干赴河南林州开展党建活动。
大家首先来到林州红旗渠纪念馆,学习了红旗渠的历史背景和修建过程。1960年伊始,林县人民为了改变干旱缺水的困境,历时十年时间在太行山上修建了一条长达1500公里的人工天河——红旗渠。“劈开太行山,漳河穿山来,林县人民多壮志,誓把河山重安排”,红旗渠是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典范,不仅给后人留下了浇灌几十万亩田园的水利工程,更留下了宝贵的红旗渠精神。同志们沿着红旗渠前行,穿过虎口崖、爬过神工铺,来到青年洞,观看了园区工作人员在悬崖上敲杵、埋填炸药、清除危石的现场演示,仿佛看到了60多年前林县人民在艰苦条件下坚持不懈、排除万难完成这人工天河的壮举,深刻体会到了“自力更生、艰苦创业、团结协作、无私奉献”的红旗渠精神。那些为红旗渠建设付出巨大牺牲的先辈们的英勇事迹和崇高精神,让每个在场的同志无不肃然起敬。
活动第二项是参观林州市石板岩镇的扁担精神纪念馆。“扁担精神”是指石板岩供销合作社干部职工凭借一副铁肩膀,挑起了沟通城乡的重担,仗着一双铁脚板,翻山越岭,走村串乡,为当地老百姓提供必需的生活物资的“艰苦创业、勤俭办社、一心为民、开拓创新”的精神品质。石板岩镇位于太行山腹地,连接外界的只有令人不寒而栗的险峻山道,例如“阎王鼻子”“手扒崖”“蒙眼道”“鬼门关”等。扁担精神纪念馆真实反映了石板岩供销合作社干部职工在当时极其恶劣的自然条件下,凭借坚定信念和坚强意志,为山区群众生产生活服务的生动场面。纪念馆用一个个平凡而又伟大的细节案例,记录了石板岩供销社从18.21元的启动资金发展到如今资产上亿元的峥嵘岁月,让大家深刻体会到艰苦创业和一心为民的精神。
在林州期间,支部还组织大家重温了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了《党政机关厉行节约反对浪费条例》,开展了警示教育,交流了参观感想。大家纷纷发表感言,特别是年轻的党员科研骨干,表示要继承和发扬前辈们吃苦耐劳、自力更生的精神,在学习和科研工作中努力奋斗。中心主任孙承华同志希望大家把红旗渠精神、扁担精神融入到日常科研中去,支部书记周树云同志要求全体党员带头响应支部和中心号召,在科技攻关中做出应有的贡献。
通过此次河南林州之行,强化了党员和科研骨干的使命担当,激发了青年科技人员的艰苦奋斗精神,对凝聚思想,引领中心科研工作将起到重要作用。
参观红旗渠纪念馆
参观青年洞
参观扁担精神纪念馆
新闻中心